IPO概念股竞猜 考验投资能力

2017-02-16 16:02:38 编辑:小菜虫 关键词:IPO概念股竞猜

未来的新三板会市场会怎么样,从2017年的走势或许可以看见端倪,而最新的一年,无论监管,还是市场,均开始释放有效信号。

IPO概念股竞猜

有媒体报道通过对话业内人士,将这些趋势逐步还原,也许,这个涵盖国内企业数量最多的资本平台,正在迸发出预期外的机遇。

2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下发今年第四批12家企业的IPO批文,由此,今年以来,已有46家企业拿到了IPO批文。IPO的快节奏与常态化发行,预示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预期日趋明确。

持续时间超过8个月的IPO套利潮流,正在加速形成市场一致性。

此外,IPO提速预期刺激了“集邮”策略的进一步流行,但信息不对称之下,IPO概念股的真假虚实本身值得商榷。

“现在净利润在2000万以上的新三板企业被机构追捧,越来越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趋势,考虑到新三板公司信息的公开可得性,更是让全国各路投资机构有的放矢。”北京某券商负责新三板企业融资人士张兰表示,“但问题的另一面是,仅根据人人可得的公开信息,往往意味着失去投资机会或估值虚高。一致性预期往往导致盈利空间的迅速消失。”

IPO概念股竞猜

2016年6月分层后的政策红利迟迟未能落地,导致市场迅速转向IPO套利逻辑,并持续强化至今。

由此而来的便是根据2015年年报和2016年半年报公开财务数据的标的筛选,众多第三方服务机构都推出了自己的“IPO概念股”名单。

根据有媒体数据,目前新三板公司IPO首发申报企业共86家,接受上市辅导新三板公司共267家。而根据2015年年报,拥有2000万以上扣非净利润的新三板公司则高达1337家。除此之外,根据2016年半年报、接受IPO辅导等内容,概念股名单迭出,并成为众多机构按图索骥的工具。

根据有媒体数据统计,2016年全年仅两家新三板企业成功过会。其中,江苏中旗从挂牌新三板到成功IPO上市,历时784天,较过往成功“转板”的企业用时缩短近半。同年12月23日过会的拓斯达,在今年2月9日上市,从挂牌到上市更是历时778天,被业内人士看做新三板企业“转板”提速的信号。

“现在企业、投资机构、中介机构都在密切观察新三板企业申报IPO的动态,细心记录其中‘IPO提速’的蛛丝马迹。与2014年和2015年的‘做市概念股’、‘分层概念股’情况类似,仅仅通过公开资料寻找拟IPO概念股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接下来市场真正的超额收益只能出现在那些通过公开资料无法找到的‘IPO概念股’,这在新三板市场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比如我现在手头的一家企业,根据订单量推算净利润较去年有50%的增长,企业正在推动上市工作,这些都是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张兰指出。

考验投资能力

事实上,早在2016年年底,已经有投资机构表示将在新三板IPO概念股上大举投入。

中科招商此前公告,拟入伙“投资于新三板创新层和拟IPO企业的有限合伙企业”,该合伙企业注册资本6.01亿元,其中,中科招商出资2亿元。中科招商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是支持新三板和拟IPO优质企业发展、发挥专业团队投资优势的重要举措,可充分调动公司的资源优势并发挥控股企业间的协同效应。

“与PE投资拟上市公司相比,投资新三板IPO辅导备案企业有四个优势:一是可能没有更长的锁定期。二是有退路,万一标的公司IPO被否,还能通过新三板市场转让退出。三是挂牌企业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相对规范。四是这些企业在新三板融到了足够的资金,能承受IPO排队期间的资金压力,没有太多的资金风险。” 中科招商集团常务副总裁、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认为。

“优质企业的股份必然是被惜售的,从二级市场获取大量筹码的可能性不大,对拟IPO企业的投资往往要直接与企业商谈定增入股,而做市商、保荐机构也会知悉一些获取筹码的机会。”北京新三板投资者亦飞表示。

然而较为遗憾的是,新三板市场企业普遍为规模较小、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小企业,尽管其中已经包含不少满足申报IPO条件的标的,但业绩变化、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同,因此存在着一定风险。

亦飞指出,“由此衍生的问题便是为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关于‘真假IPO’的博弈,是对投资者的考验,据我所知目前很多新三板公司都在将释放IPO预期作为‘市值管理’的常规动作。”

“一边是新股发行速度与数量都明确加速,一边是新三板拟IPO企业批量申报材料,沪深A股市场与新三板市场水位逐渐拉平的进程会越来越快,假如中间再有1-2年的过渡期,最终年化收益是否像市场目前认为的一样‘暴利’,仍需观察。”张兰表示。